原标题:注销手机号跟私募炒股靠谱吗,风险谁来担?
* **资金充裕:**平台拥有充足的资金池,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配资需求。
国际商报记者 顾鸿儒
近日,“注销手机号等于出卖自己”引发了网友的焦虑。该话题来自安徽省铜陵市公安局民警“徐督督”的科普短视频,“徐督督”表示,“注销手机号等于出卖自己,随手注销的手机号很可能造成财产损失。当手机号不用或者不想用了,去营业厅注销,过一阵运营商会重新将手机号投入市场销售。下一个用你手机号的人,可以用手机验证码登录你的支付宝、微信等各类软件,后果不堪设想。不妨多做一步,将相关绑定此手机号的软件统统解绑,以及银行卡预留的手机号也一定要修改,这样才能做到万无一失。”
话题快速地冲上微博热搜第一,有过“换号”经历的网友表示担忧,运营商对手机号码的“二次放号”,对于没有解绑支付宝、微信等软件的用户来说,无疑埋下了一颗“重弹”。大多数人希望手机号注销时,关联数据也能同步消除,但这个“希望”,与整个产业生态融合有关,目前很多软件“各自为政”,根据注册要求,软件之间关联之处在于用户的手机号码,以现状来看,想要在手机号码注销时,将所有软件的注册信息“一键卸载”,道阻且长。
一方面,技术的飞速发展,让手机号码与用户财产、个人隐私深度捆绑,大到银行财务,小到柴米油盐,从社交到理财,从网络到现实,很多人都是通过手机号开启业务。因此,方方面面注册信息太多,绑定的软件根本记不全,在注销手机号码时,虽然知道注销绑定软件,但依然是“注册一个,忘一个”。更别说很多人都不知道需要将注册信息“一键解绑”,这些情况难免埋下隐患。
另一方面,与注册相比,解绑手机号码并不容易,甚至一些软件为留住客户,只设置“号码替换”,并没有“号码删除”,关关难过,致使消费者“懒得”进行解绑。
“注销手机号等于出卖自己”无疑引发了信息安全的焦虑,消费者担心最终成为受害者。如今,“解绑”任务只由手机号码所属人完成,注销手机号依然存在风险,这本是流程链条上每个部门的责任,仅靠消费者很难完成所有信息保护任务。
未来,手机跟汽车、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关联会越发密切,对信息安全、隐私保护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。不论从个人信息保护出发,还是从战略性产业发展角度分析跟私募炒股靠谱吗,“注销手机号等于出卖自己”等问题都需要企业、运营商、用户三方合力,共同维护消费者权益,为产业发展筑基,为用户信息护航。
Powered by 股票配资资讯网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2 香港永華证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